图书馆尝试嵌入教学过程——学科服务走入“低温制冷机”课堂

2012-10-12 00:00:00 Tang @ 陈振英 1059 次浏览 新闻动态
 

如何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下,充分享用人类的成果,纵横驰聘、游刃有余?大部分人仍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甚至乐此不疲。其实,最便捷的办法就是与图书馆专家交朋友,虚心向他(她)们学习最专业的方法,在更高层次上开始实践。于是,我们把图书馆的专家请入我的《低温制冷机》课堂,给同学们现场传授... ...

 

2012109日上午930分,载着淡淡的桂花余香,教七-104教室座无虚席。低温制冷机一课主讲教师邱利民老师面带神秘地宣布今天三个学时的授课将由两位图书馆老师贯穿始末。

网络时代图书馆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工学分馆李懿老师精彩的开篇和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同学的眼球:从牛人眼中的图书馆到图书馆现在的迅猛发展,原来,图书馆从未远离大家!

伴随着同学会心的一笑,李老师将课程切入正题——“图书馆收入行囊,踏上低温制冷机探索之旅。前两节的课程内容分为三个环节,包括行前准备、旅行进行时、旅行安全保障。在行前准备环节,李老师引入信息辨识的重要性,并将旅行过程中的各种重要工具——数据库、搜索引擎、文献管理软件等一一介绍。李老师还与同学们就读秀的使用等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旅行进行时环节,李老师对如何追溯课题、如何关注现在、如何跟踪进展等进行了多个角度的讲述。至此,低温制冷机领域的牛人与经典论著都伴随着一个个实例鲜活的展现在同学面前了。旅行安全保障环节则强调论文的引用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是整个科研旅途中的安全保障。在第三节课中工学分馆陈振英老师对旅途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大搜罗,围绕一些检索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

旅行行程非常紧凑,同学们在不同的环节收获了各自的途中美景:或者丰富了自己的学术信息来源渠道,或者转变了信息利用观念,或者解决了实践当中的困难……在这次课中,作为现在的学术新人,未来的学术骨干,许多同学都有一种尤恨相逢太晚的感觉,早点开始这样的培训,也许我们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一位大四同学如是说。这场轻松愉快的授课不仅以活泼动感的PPT设计获得了学生的好评,而且为同学即时直接地找到检索专业资源的方法提供了便利,为信息的辨识与利用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此次低温制冷机之旅是图书馆走入工科教学课堂的有益尝试。事实上,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工学分馆老师在课前曾多次与同学沟通,深入了解同学们对图书馆资源的熟悉度、对文献需求的方向及文献获取技能等情况。

随着信息意识的深入人心,相信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会在更多的课堂中开花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