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记 “低温老师、学生双向交流会”

2013-10-11 00:00:00 Tang @ 王建 1623 次浏览 新闻动态
 

我们低温11级同学真正接触专业的时间不长,还不是十分了解它。而且,不少同学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还未规划好,面对众多选择不知何去何从。为了让大家熟悉各位老师们的研究方向,便于大家选择节能减排和卓越工程师班的导师,同时也为了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给大家对于怎么走好以后的路提供借鉴,由王勤老师牵头、低温11级两个班委组织了这次“低温老师、学生双向交流会”。

2013108号下午16:00,《低温原理》下课后,交流会正式开始。首先由主持人黄小清同学介绍这次活动的目的以及到场的老师们;接着是王勤老师作简短的致辞。

第一个环节是由老师们介绍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例如,唐黎明教授主要研究太阳能热(低品位热)利用、建筑空调系统节能、高温冷水机组、热泵技术和空调器节能等领域;韩晓红副教授在制冷剂替代、热管及脉动热管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比较有成就。

王勤教授专注于混合工质制冷与热泵、深冷装置开发、天然气液化与利用、 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和食品冷冻保鲜等方向。

甘智华教授在深低温方面颇有收获;而且,甘老师是第一次带节能减排的队伍,他希望同学们能和他一起学习、共同努力,实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师们们都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卓越工程师班和节能减排比赛的指导老师,都希望在同学们以后的学习中能共同进步。

第二个环节是节能减排的队伍上台阐述自己的想法。每支队伍都把组员成、现阶段状况、目标规划和去年的参赛经验等内容讲一讲,既是为了让老师们了解自己的队伍,也是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有所借鉴。吕东杰同学根据自己去年参赛的经验提出了在比赛中要注意的一些管理问题和管理队伍的理念。在王建的小队成员塔米尔(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进行阐述的时候,王勤老师就“外专业同学的参赛目的、课题提出”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和给出了建议。

第三个环节是自由交流。同学们自由地和到场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邀请自己中意的教授担任指导老师,请老师们为自己小队的idea进行可行性分析,交流大学生活的经验和做节能减排的心得等。

老师和同学都认为这次活动办得非常有意义,收获很大。这次交流会对于我们备战节能减排比赛和选择卓越班导师大有裨益,而且,我们低温同学非常有幸能够在三年级就能够开始在科研方面得到教授们的精心指导,受益于“科研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能源系和低温所对本科生教学的一贯重视。

——文/ 王建 ;图/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