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祝东风,且共节能减排——记节能减排竞赛经验交流会

2014-01-01 00:00:00 Tang @ 王建、王勤 2091 次浏览 新闻动态
 

继上次“低温老师、学生双向交流会”之后,我们低温11级两个班在王勤老师的指导下,一直在谋求举办节能减排竞赛经验交流会,以期得到低温获奖学长更加准确、全面、详细的参赛信息和指导。

在低温11级班干部的精心策划和王勤老师的指导下,终于邀请到了从第一届到第六届比赛中获奖的低温所师兄们——姜晓、包士然、赵旭、何巍、袁灵成、王凯、王博、朱家凯,于2013128日、1228日在低温楼210会议室各举办了一场交流会,他们言传身教,以自己的独家经验给低温11级将来的比赛进行了精彩的指点。

姜晓师兄参加或指导了3次节能减排比赛,也到过台湾参赛,经验丰富。姜师兄说,要认真地去干这件事,做出意义来,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很辛苦;永远不要等着老师给你方案与思路,自己多想想;上帝关上一扇窗,他同时会打开一扇门。他们的项目“冰茧水立方”没有得到学校评审老师的认可,但却在台湾拿到第一名,就是这个道理。

包士然师兄参加了两届比赛,两次都是一等奖,让我们都欣羡不已。包师兄介绍了“液化天然气冷能驱动的海水淡化方法及装置”和“基于斯特林——布雷顿循环的能量多级利用系统”这两个项目的基本情况。他给我们支招,争取做标题党,取个响亮又高大上的名字,抓住评委的眼球。而且,如果在校赛时没有做出模型,那一定要告诉评委模型正在做或者模型是可以做出来的;否则会因为没有模型扣分。

赵旭师兄作为第五届一等奖团队的成员,分享的内容更有实效性,他建议,不要闭门造车,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和队友商量,向老师咨询,要永远保持自信,坚信自己的项目是有价值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且,要心怀感激,感激所有帮助过你的人。

朱佳凯师兄建议我们要合理选择队友,根据需要找队伍成员,不能仅根据与自己现在关系的远近选人,各个专业要搭配;而且,最好不要有打酱油的人。同时,师兄说,要多进行头脑风暴,可以找师兄们一起参加。

在这些活动中,王老师和同学们都有适时的提问,让整个交流会进行得更加生动多彩。师兄们也都留下了联系方式,坦言有问题随时找他们。

最后,王老师做活动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从百忙中精心准备、前来做分享的学长们,他们的宝贵经验对大家是很有帮助的,可以使同学们在准备比赛的时候更加顺利,尤其是在选题这一块。王老师说,同学们在以后的参赛过程中,要谨记学长们的教导,有搞不定的地方就去虚心请教这些热心的师兄和我们低温所的任何一位老师,大家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同学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办得非常有意义,收获很大,这次交流会对于我们备战节能减排比赛大有裨益。而且,我们低温同学非常有幸在比赛前得到师兄们的悉心指导,这受益于“科研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能源系和低温所对本科生教学的一贯重视。

——文、图/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