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培养小朋友们对低温的认识,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连续两年接待求是小学开展以“探索奇妙的低温世界”为主题的科技体验之旅,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2012年9月18日下午一点半,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共计270余名,来到浙大能源系制冷与低温研究所,在系副主任邱利民教授、高翔教授和有关师生的带领下,踏上了神奇的低温之旅。在小朋友们开始此次神奇的“低温之旅”前,制冷与低温研究所博士生王凯同学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制冷和低温现象向小朋友们讲述了有关知识,接着又介绍了本次“低温之旅”的具体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精彩的ppt和丰富的活动内容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
工作人员将250多名小朋友被分成8组,通过魔力水果、会变的气球、泥鳅复活、冷煮鸡蛋、魔术鲜花、液氮冰淇淋和梦游仙境这7组实验向他们介绍物质在低温下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场的学生和老师们都品尝到了现场制作的液氮冰淇淋。 “魔力水果”、“冷煮鸡蛋”和“魔术鲜花”这三组实验都利用了低温液体的冷冻作用。工作人员将香蕉泡在那些散着雾气的古怪箱子内,一段时间后将香蕉取出,大家惊奇地发现那些平时软软的香蕉已经变成了坚脆的物质,大胆的同学开始触摸那些硬香蕉。在工作人员的示意下,有同学开始用锤子敲打香蕉,此时的香蕉已完全不是原来的香蕉了,在锤子的敲打下,香蕉居然都成了碎渣渣。而鸡蛋和鲜花经液氮浸过之后也都变成了硬脆的物质,一砸一捏也都成了碎渣。大家在惊叹香蕉的变化时,也明白了那些散着雾气的箱子里装的是零下200度左右的液氮,是一种典型的低温液体,可以用来迅速冷冻。在“气球变变变”的活动环节中,同学们需要将吹好的气球放入液氮中,观察气球在液氮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在气球不断改变体积的过程中,大家也直观地观察到了热胀冷缩现象。
最让同学们叹为观止的是“泥鳅复活”。工作人员将活着的泥鳅放在液氮中,之后取出泥鳅复温。同学们发现原先生鲜的泥鳅,经过液氮的急速冷却,和先前的香蕉一样,变得又硬又脆了,显然,泥鳅是被冻住了。大家开始为泥鳅担心,但工作人员却告诉大家泥鳅还会复活。真的吗?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正当大家将信将疑时,却发现之前冻过的泥鳅在常温的水中居然开始摆动身体了,过了一会儿,又开始欢快地游了起来。泥鳅竟然复活了!大家激动地欢呼起来。其实,这一实验的原理和生活中的器官、血液等的低温保存是一样的。在制作液氮冰淇淋的现场,同学们亲眼见证了牛奶和水果变成美味冰淇淋的过程,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很多小朋友都跃跃欲试,想把液氮领回家做出美味的冰淇淋。在最后的“梦游仙境”里,把同学们从之前的好奇和惊异带到了兴奋和激动,液氮泼在地上,周围顿时如仙境一般,小朋友们把那一片地方当成了一个大舞台,欢快地跳了起来。
本次低温之旅再一次在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中结束了。在整个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纷纷抢着提问和回答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通过一系列神奇的实验以及工作人员的讲解,同学们一方面了解了由低温所产生的一些神奇现象,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开动脑筋思考了这些神奇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加深了他们对于低温乃至能源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乃至未来发展的思考,为他们以后奉献社会奠定了基础。
欢迎在线观赏由浙大研究生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液氮冰淇淋制作视频:

为250余小学生进行低温知识和安全培训

争先恐后回答低温知识的趣味问题

现场制作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的液氮冰淇淋